特别专题
一个毫不保守、完全放开、交流充分的中国金融市场,会是什么样?这其实就是20世纪初诞生的上海金融市场的现实。但现实并不总是美好的,甚至经常会给你当头一棒——1910年,上海人在短短半年时间内,就充分体会到了“炒股票”的刺激与杀伤力。

炒股要看题材、看行情、看公司、看背景,古今皆是如此。被称为“橡皮”的橡胶行业和西洋公司股票,在1910年的上海就是被所有人看好的市场机会。散户要与做市者争抢份额,机构投资者则开出空头银票、大加杠杆。在一个代表着未来的话题上,风险系数迅速成倍叠加。

股价总有波动,损失也会顺着杠杆成倍增加。对于贪婪的大银庄而言,损失难以避免,但传导到政府侧的风险必须被阻止。在这个过程中,上海道台蔡乃煌一度展现了救市的才能与魄力,但复杂的官场斗争、政企合作的漏洞、以及后续的实业公司国有化纠纷,还是让“橡皮股灾”持续升级,最终导致一个王朝的覆灭。

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当谈到“系统性金融风险”时,风险可能来自于金融投机的胆大妄为,也可能来自于系统本身的不够完善。从这场百年之前的股灾中,我们仍能学到很多。

Copyright © 2014-2021 canjingmedi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南京灿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苏ICP备19059584号-1  技术支持:南京吉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