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0-09-24浏览次数:
由我司制作的《金陵遗韵》正在拍摄制作中,之前向大家介绍了昆曲及精细木作工艺,这期让我们一同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:金陵刻经印刷技艺。
新街口,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。在林立的写字楼与商场之间,有一处小小的院落静静地伫立在淮海路的一角,白墙灰瓦仿佛将院内与院外隔成了两个不同的时空。这就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:金陵刻经处。
雕版印刷术诞生于唐朝,它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中的地位无可比拟。金陵刻经处是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汉文木刻佛经出版中心,在这里传承着的木刻水印技艺,正是雕版印刷术的一种,被人称为印刷界的“活化石”。
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它传承一度濒临危机。“补版”的技术相当复杂,比雕刻新版更加难以掌握,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精通补版技术的只有马萌青一个人。
马萌青是金陵刻经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,他十九岁便来到了金陵刻经处工作。
刻经处所有的经版都是珍贵的文物,因此在补版的过程中必须格外小心,不能对它造成二次损坏。虽然马萌青已示范了多次,但徒弟在真正动手制作的时候,还是困难重重。 对木刻水印技术的保护与传承,正是对中华文化传播源头的守护。每当马萌青握起刻刀的那一瞬间,他要守护的这个世界便掌握在了他的手中。
走进版经楼的大门,十二万五千多块经版藏于其间,它们中最古老的雕刻于清代康熙年间,其余大多来自晚清时期,都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最好见证。像马萌青这样刻工精湛、技艺纯熟的师傅,一天也只能刻出80到100字的新版,他和徒弟们如果要将这些经版完全复刻,需要五千年的时间。但他们坚信这份热爱会伴着刻经技艺一直传承下去,他们将怀着一颗平常心,用日复一日的工作,守护着这些中华文化传播的见证。
在城市中的另一端,也有人怀着与刻经人同样的初心,恢复着中华文明史中另一样遗珍。
纪录片《金陵遗韵》预计9月底拍摄完毕,今年年底播出,敬请关注!
Copyright © 2014-2021 canjingmedi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南京灿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