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0-09-16浏览次数:
由我司制作的《金陵遗韵》正在拍摄中,这期让我们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:精细木作工艺。
精细木作工艺正始于明代。当时,在众多江南文人的倡导下,南京及周边城市的木作工艺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,越发精微细致。清末,这种工艺被大量运用于红木类的硬木加工中,因此民间称它为“红木工艺”。精细木作工艺要求匠人具有远超一般木工雕刻工的特殊技能,完成难以用图纸量化的设计,凭借敏锐的手感操作,发现并修正误差,将传统的榫卯结构做到严丝合缝。
2017年11月,美国的专业木工杂志《Woodworker’s Journal》的高级编辑Chris.Marshall在南京对精细木作工艺进行了一次实地采访之后,在2018年2月的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报道,感叹自己遇见了“活的传奇”。
这一组明式圈椅,在木工杂志的报道中被称为“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子”,它正是精细木作工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金荣的作品。
红木材料的稀少造成了它价格的昂贵,为了让更多的人用大众价格享受到精细木作非遗技艺的作品,这项技艺的传承和推广也迫在眉睫。
2019年,从美国归来、精通西方精细木作工艺的章正一成为了杨金荣的弟子,接过了传承和推广这项技艺的重担。他将要用普通的优质木材取代红木,在最大限度上保留精细木作工艺的技艺和内涵,却将成品价格大大降低,让越来越多的人能享受到这项非遗技艺的成果。
传统的古典美学浸润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,与现代的审美精神不谋而合,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,缤纷了生活,灿烂了光阴。它们用独有的美学符号提醒着我们追根溯源,不忘来路。
Copyright © 2014-2021 canjingmedi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南京灿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